推動成果

大新竹運輸走廊整合道路交通—電信資訊應用與壅塞改善服務計畫
發布日期: 
108-07-31
類  別: 
推動成果
詳細內容: 
緣起與目的
新竹科學園區為新竹生活圈中最主要之工作旅次吸引點,目前園區就業員工已達15萬名,員工之居住地涵蓋新竹縣、新竹市與苗栗縣等,主要集中分佈於新竹市東區、北區、新竹縣竹北、湖口、竹東等地區,因此造就新竹縣、市、科學園區間互動緊密的工作旅次及其所產生之龐大的交通需求,尤其在上下班尖峰時段,造成縣市與園區間之主要南北向聯絡幹道,包括南北向的國1高速公路、經國橋/慈雲路、興隆大橋、中華路及東西向的光復路、光明六路、公道五路、寶山路及各主要幹週邊地區性道路嚴重之交通壅塞。
 
推動時間
一、大新竹運輸走廊整合道路交通與電信資訊應用計畫:106年10月至108年10月
二、大新竹運輸走廊整合道路交通資訊與壅塞改善服務計畫:107年2月至109年12月
 
執行機關
新竹市政府與新竹縣政府合作辦理
計畫內容
一、大新竹運輸走廊整合道路交通與電信資訊應用計畫:針對新竹縣市至園區間主要通勤路廊,以區域交通控制中心雲端化計畫之範圍為基礎,東西向以台68及南北向以經國橋為中心,針對經國橋及其周邊連絡道路、高鐵橋下道路及興隆橋等南北向瓶頸路段一併進行路網式之動態號誌改善,以達到通勤路廊交通壅塞之改善。本計畫將從二部分著手進行改善。
第一部分主要是擴大及整合新竹地區之交通資訊蒐集與發佈,以持續蒐集各項交通資訊,以作為各項交通策略分析與擬定之基礎,包括利用手機CVP資料分析人流OD趨勢、ETAG之EVP資料獲取旅行時間或停等延滯、雨天偵測等,另將民眾關心之相關交通資訊(旅行時間),透過APP、CMS等方式發佈,進行新竹縣市南北向各橋樑交通分流,讓各橋樑間的交通壓力平均分擔,以提升行車效率。
第二部分則是著重在跨區域的路網協控策略應用,透過上下游區域合作,並融合路徑上ETAG之EVP資料獲取旅行時間及停等延滯等交通資訊,配合少數傳統VD,進行即時要徑式動態號誌控制策略,以具體改善新竹縣市來往園區交通壅塞情形。

二、大新竹運輸走廊整合道路交通資訊與壅塞改善服務計畫:由新竹縣政府主辦「大新竹運輸走廊整合道路交通資訊與壅塞改善服務計畫」(第3期計畫)持續係針對經國橋路廊進行擴充與精進的改善,包括針對上下午尖峰時段之動態號誌控制系統(大新竹計畫建置)進行精進,並針對該路廊其它時段(平日離峰時段、假日等)一併納入檢討改善,其中,對於離峰時段改善策略將嘗試導入路廊永續維運及改善機制,即透過增設AI路口轉向量影像偵測器及結合交通部委託開發之台灣號誌控制軟體(PaSO)進行長時間之資訊蒐集與時制分析,使路廊之時制計畫可因應季節性流量變化而調整,以更符合實際車流變化需求而達到全面性及持續性之改善目標。
 
推動成果
一、大新竹運輸走廊整合道路交通與電信資訊應用計畫:在自強南路-經國橋-慈雲路往園區廊帶上,建置智慧化交通號誌即時控制系統,分2年期執行,第1期計畫優先針對上午尖峰時段進行改善,第2期則是針對下午尖峰時段進行改善。
  1. 經國橋及台68匝道設置車流管制號誌,降低經國橋與台68線車流匯入之交織衝突,提升行車安全,並有利重整行車秩序及車流總量的管控,另同時於路廊上各主要車流路徑上增建eTag(第1期24台;第2期26台)、車輛偵測器、監視器等設備,透過從路廊上-中-下游等區域分別進行分流-截流-疏流等交控策略,利用各偵測設備所蒐集之大量車流數據進行即時分析與運算,落實車流總量管制與車流壓力分攤,動態調整路廊上號誌時制,以緩和路廊上下午尖峰時段過飽合的交通狀態,並使整體路網號誌運作及車流紓解可達到最佳效能。
  2. 第1期計畫上午尖峰時段系統運作績效結果顯示,在平日早上從竹縣到園區上班車輛旅行時間平均可降至500秒以下,上班通勤旅行時間每車縮減260-320秒,改善幅度高達31%-49%不等;第2期計畫園區回竹縣下班車輛旅行時間平均每車亦縮減240-270秒,改善幅度達28%-37%不等,由此顯示整體改善計畫執行確實對經國橋路廊之上下午尖峰交通壅塞問題有大幅與顯著的改善成效,使園區走經國橋、慈雲路往返竹北的上下班路徑行車更加順暢。
二、大新竹運輸走廊整合道路交通資訊與壅塞改善服務計畫:持續擴大交通資訊蒐集與發佈,結合CVP、EVP等大數據,以提供新竹通勤圈及南寮觀光區域中主要幹道各項交通資訊;另於南寮觀光區域建置停車導引系統及整合ETAG資訊(旅行時間發佈),提昇車流進出場之效率。
相關圖片:
瀏覽人次:2056 人    更新日期:111-07-27